质量管理体系在现今装饰行业的应用已经比较普及,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中,逐渐产生的一系列更为完善的、系统的管理模式――一体化管理体系。一体化管理是综合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而制订的综合管理体系。其中包括了公司的管理方针、管理目标、及管理方案,对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有系统的描述,是指导公司实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准则。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主要制订依据是:gb/t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通过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包括持续改进体系的有效实施,以达到顾客的满意和增进相关方面的信赖,保护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并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建筑装饰公司的产品通常为向建筑装饰提供的设计、施工、材料、劳务及其他服务。公司围绕上述产品的特点,应通过识别过程和因素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
公司为了稳定的提供顾客要求的产品,首先利用各种方法对建立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所需的全过程加以识别,包括管理过程和生产过程,以识别这些过程所需要的输入、输出及所需开展的活动和应投入的资源。不同的过程产生相应的环境因素和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有些过程产生重要的环境因素和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因素。
公司通过识别这些过程,确定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对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和危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确定其重要因素,并合理地安排过程顺序,以便达到过程策划的结果,使过程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或要求。
公司通过对过程输入、输出及开展的活动和投入的资源做出明确的规定,给出控制一体化管理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程序规定、生产工艺方法、质量验收标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等。
公司获得充分和必要的信息,并通过对信息的判定而实现对各部门过程的监控。
公司通过对过程信息的测量(包括对输入活动和输出结果的测量)结果的分析,针对分析结果对过程实施必要的措施,最终实现过程的策划结果和对过程的持续改进。
公司按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要求管理这些过程,同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和危害因素进行控制。
公司根据一体化管理的管理能力和施工的要求,识别需对外分包的分项工程,并对分承包工程按照一体化管理中条款规定进行控制,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同时对以上分承包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和危害因素提出控制要求,以控制相应的环境和危害因素的产生。
保存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中产生的记录。一体化管理的记录控制,记录包括一体化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记录,对记录加以控制和保持,证明产品过程、环境过程和职业健康安全行为符合要求及一体化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为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的行为追溯及改进一体化管理体系提供信息。要求:a.记录形成的文件应清晰、详细、明确,影响工程质量、环境和安全性能的记录应具备可追溯性。b.记录整理应及时、真实,与工程进度同步进行,不得编造和后补。c.对记录的标识、归档、检索、编号、贮存、保存制定控制方法。d.记录的保存期和处置方法应严格按规定执行。e.管理体系的运行记录由主管部门负责归档、保存。每年年底由各部门负责将本部门的资料进行归档装订整理,并移交行政部门保存。f.归档资料应定期进行检查,避免虫蛀、发霉等现象。g.作废记录,由行政部门列出销毁计划,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执行。
一体化定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a.重要环境、质量和危害因素在一段时间内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时,要编制管理方案。
b.对管理绩效差的质量、环境和危害因素,公司同样需制定管理方案,公司的管理方案由品管部组织编写,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
一体化管理方案的检查与修订
a.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品管部对执行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b.当一体化目标、指标发生变换或制定的措施不适应及新的环境和危害因素出现时,品管部及时组织各部门对管理方案进行修订。
职责、权限与沟通
职责和权限
公司建立统一的组织构架,并规定各职能部门和职责和权限,以保证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各部门及主要岗位工作标准见《岗位工作标准作业指导书》
管理者代表
总经理任命总工为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主要负责以下职责和权限:
a.负责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b.负责内、外管理体系审核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并向总经理报告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情况及改进的需求;
c.负责向公司全体员工进行方针、目标的宣贯培训,提高员工及操作人员满足顾客满意度的意识;
d.负责与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信息沟通
为确保公司各职能部门、员工之间及与外部相关单位及时的互通信息,公司编制并实施《信息沟通控制程序》。
a.行政部是公司信息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内、外信息的收发管理工作;
b.其他各部门负责相关业务范围内信息的交流,并做好内、外部信息交流记录;
c.公司通过内部信息网、工作报告、文件、板报、指令、培训教育及会议等形式传达到全体员工,增强员工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关注的意识;
d.各部门收到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或信息时,应及时将信息或标准传递到行政部,由行政部整理登记并发放到相关单位或部门;
e.行政部每季度到相应主管部门调查和了解法律法规信息;
f.通过互联网和行业报纸、信息及新闻了解法律法规颁实施和更新情况;
g.通过竞争对手、认证单位、认证咨询单位及相关方了解和获取法律法规颁实施和更新情况;
h.公司的方针及相关要求传达给相关方;
i.收到相关方信息的部门,要做好记录,并及时传递到有关部门或责任人;
j.公司内部通过工作报告单、记录单、信息网、电话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和沟通。
管理评审
每年元月由总经理组织召开管理评审会议,榫上年度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符合性、适宜性,并提供改进的要求与信息,为确保管理评审的有效实施,公司编制了《管理评审控制程序》。该程序详细描述了管理评审的输入、输出及相关内容要求。
管理评审报告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编写,总经理审批后发放实施。
管理证实提出改进措施的效果由管理者代表组织跟踪检查,如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由责任部门重新制定措施,并跟踪验证,直到达到预期效果为止。
资源管理
资源的提供
公司应配备一体化管理体系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所必需的资源,满足顾客和相关方要求,增进顾客满意,同时又能使公司各种资源得到高效利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此在人力资源、财务支持、基础设施与设备、工作环境等四个方面进行不断的补充完善。
人力资源
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确保影响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的相关工作人员都能够胜任职责,最终使公司生产国达到最佳水平。
能力、意识和培训
办公设施
工作环境
财务支持
产品实现
产品实现的策划
为确保手册和程序文件中确定的要求能在具体的生产、活动和服务运作中得到具体实现并能有效运行,对每一产品生产过程按顾客和相关方要求及手册的规定进行策划,并形成文件。
a.产品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要求;
b.确定相应的过程及重要环境和危害因素,并建立勤务员施工所需的文件,以及所需提供的资源和设施;
c.明确工程施工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督、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验收准则;
d.对工程的符合性提供证据,做好记录。
设计部门依据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策划,并编制设计策划进度计划表;施工部门应根据策划需要编制相应的技术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等。各类策划的书面结果均须审批或评审,具体执行《新项目策划控制程序》。
与顾客及相关方有关的过程
为了解顾客和相关方要求和期望,特制订和执行《与顾客有关过程控制程序》,业务部负责程序的监督与执行。
顾客和相关方要求的识别
公司应确定和识别顾客和相关方的要求,主要内容包括:
a.顾客规定的产品要求,包括有关使用、可靠性、质量等级、交付及交付后的服务方面的要求。
b.顾客未作出规定,但预期或规定用途所必要的产品要求,与工程有关的义务,包括法律、法规的要求。
c.环保和劳动保护要求。
d.公司建立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确定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从中判定哪些是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确保建立一体化目标和指标。
e.组织建立并保持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措施,包括:
1)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监理、供方和访问者的活动)
2) 工作场所的设施。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
对已识别的顾客和相关方要求连同附加要求实施产品要求评审,评审应在投标和接受合同期间进行,或接到招标信息后,由业务人员组织对造价、工期、质量要求、环保要求、职业健康安全要求、技术特点进行评审,评审确定后,由业务部组织编制标书,投标前,对投标书进行评审,以确保投票书的符合性和公司具有满足相关要求的能力;合同签订前,对合同草案进行评审,确保合同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同时公司具有满足上述要求的能力。
相关方沟通
应建立与顾客和其它相关方信息沟通的渠道,确保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能够将相关方的信息及时进行处理。识别相关方的主要相关信息包括;
1) 通过问询、洽商、联络沟通获得相关方的产品质量信息、环保信息和职业健康安全信息;
2) 通过与相关方合同的签定、修改,与相关方进行信息沟通;
3) 通过相关方的投诉、抱怨和满意度信息调查,与相关方建立沟通渠道。
设计开发
设计开发策划
设计输入
设计输出
设计和开发评审
设计和开发验证
设计和开发确认
设计和开发更改
采购
采购过程
公司为便于指导工作,制定并实施《采购控制程序》、《供方选择与评定控制程序》、《分承包方控制程序》。
采购信息
采购产品的验证
生产和服务提供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标识和可追溯性
顾客财产
应妥善保管在项目部控制下或项目部使用的顾客财产。项目部应对其使用或纳入产品的顾客财产进行标识、保护和维护,对具有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要求的财产要按有关规定处理。当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时,应予以记录并及时向顾客报告。
产品防护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品管部制定《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并负责监督执行。
监视和测量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装置应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定期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和调整,并有标明校准状态的标识,自检设备由品管部负责组织按规定进行定期监测。
a.防止发生可能使校准失效的调整;
b.在搬运、维护和储存期间防止损坏和失效;
c.校准结果应有证据记录;
d.在发现偏离校准状态时,要评价其以往结果的有效性并采取纠正措施。
监视和测量
总则
公司为确保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条例性和实现改进,按规定策划和实施所需的测量和监视活动。
监视和测量
顾客及相关方满意
内部审核
监视和测量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
对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和风险的活动及其关键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通过监视和测量结果对一体化方针、目标、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程度进行评价。
a.公司各职能部门、各项目部负责实施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监控、监测和监督活动。
b.监测指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生产影响或具有影响活动的易于量化的关键特性进行测量的过程,如纯技术性、委托外单位进行测量的项目。监测的对象是噪声、现场用能和废水、废弃物品的排放。项目部对现场的噪声进行定期监测,若设备的使用量啬或相关方抱怨,则适当增加监测频次。每月通过实际用量与计划量的对比,监测现场用能情况,监测范围包括生产区和办公区。对不能自测的项目每年要委托环保和劳动保护部门进行监测。检测和测量结果超标时,应重机关报测量一次,若仍然超过标准,则执行《不符合控制程序》,必要时进行专门的改进分析,并将结果通报相关部门。
c.监控指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产生影响或具有潜在影响的活动的不易于量化的关键特性采取定性检查的过程,如目标、指标完成情况,法律法规遵守情况。品管部按季度监控公司的一体化目标、指标的落实情况;每半年对监视和测量结果进行评价,验证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行为与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性。
d.监督指对运行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的检查与督促。如固体废弃物、化学品等操作人员是否按规范工作。安委会定期组织对运行控制执行过程的检查和监督,每季度对监视和测量结果进行评价,各职能部门采取日常检查和随机抽查的形式对所负责的运行控制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监督。
e.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监控和测量的结果要进行评价和分析,评价和分析的结果作为管理评审的依据。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不合格控制
不合格控制
公司品管部监督指导各部门《不符合控制程序》的实施。
不符合的控制
纠正和预防违章的发生,减少因违章而产生的环境和伤亡事故,对不符合进行调查、处理,采取必要措施,避免产生新的不符合。
公司制定并实施《不符合控制程序》。
数据分析
为了评价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改进机会,公司惧并分析有关部门的数据,由品管部负责数据分析工作的监督与管理。
数据来源包括:
a.与工程质量有关的数据
b.与运行能力有关的数据
c.与工程和运行相关的环境和危害因素的数据
d.环境绩效数据
e.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数据
对数据作出分析和评价提供以下信息:
a.顾客及相关方满意程度的现状和趋势;
b.工程和服务与顾客及相关方要求的符合性;
c.过程和产品特性的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供方产品、过程和体系的相关信息;
e.供方的产品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行为及合作的状况。
f.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改进的具体成效。
各部门应将分析的结果及时进行传递,重大数据分析结果应及时报送管理者代表,一般数据分析结果向相关部门传递。
所有数据分析结果均应评审,以识别是否需要进行改进。
改进
持续改进
公司通过一体化方针、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及管理评审,及时识别体系动作中的改进目标,并将上述工作纳入公司各层次的日常管理工作,促进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a.通过制定一体化目标,明确改进的方向。
b.通过一体化方针的建立与实施,营造一个激励改进的氛围与环境。
c.通过顾客和相关方的满意程度来测量持续改进。
d.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其他适用的措施,实现改进。
e.在管理评审中,评审改进的效果,确定新的改进目标。
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的实施应采取以下步骤
a.通过体系动作和质量、环境、危险源风险监控及顾客、相关方投诉来发现不符合;
b.通过对不合格与不符合原因的调查分析,制定并采取相应措施,并对此措施进行评价(包括采取措施的客观需求);
c.确定无误扣实施这些措施;
d.对纠正措施的后果进行记录;
e.评价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对富有成效的改进作出永久更改,对于效果不明显的采取进一步的分析和改进。
在制定纠正措施时应考虑相关因素的影响问题。
预防措施
公司通过管理评审、内部审核、顾客及相关方意见、活动监视及质量、环境和危险源风险测量和监视等识别潜在不合格,并分析其原因。
评价采取预防措施的客观需求。
按照潜在不合格与不符合的特性,通过一体化管理方案、专项技术措施、技术交底等形式制定预防措施,并予以实施。
跟踪并记录预防措施的效果。
评价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并作出永久更改或进一步采取措施的决定。在制订预防措施时,应考虑风险、利益和成本问题。